close

藺草歷史

前言

    筆者小時候,印象記憶中的一項~石草,我們那裡的稱呼,親戚中有苑裡來的媳婦,帶來編織的農閒工作,而也種有幾畝石草,收成後如何行程,不太清晰, 沒想到石草也築起一篇輝煌的歷史。可是在民國八十年代可說完全沒落了

只有靠政府以組織力量來發揚並傳承。如蔣經國指示相關單位關注,而有苑裡鎮公所及農會始於民國71 年起,在苗栗縣政府的輔導之下,每年固定舉辦,「藺草編織訓練班」,讓這項傳產業得於苑裡鄉親們之間重新流傳開來。近年來,政府相關部門、文建會、文化中心及藺草博物館都積極的在推動地方產業文化的振興計畫。因此每年苑裡鎮公所都會舉辦幾項和藺草有關的活動。以上為王鳳如老師團隊研究報告。報告又說:民國87年舉辦全國文藝季,藺草編織人呂美員老師,帶領12 位阿嬤們編織一頂世界超級大的藺草帽,這頂草帽的直徑360公分、高120 公分。同時也編織了一床世界大草蓆,草蓆寬390公分、長450 公分,堪稱是世界奇觀。王春風主編的藺草編織教學書籍─「香的藺草DIY」帶給社區學校學習藺草編織新氣象。

    「另外,苗栗縣苑裡鎮的山腳社區發展協會致力於藺草文化的傳承,從民國95 年開始每年都會舉辦愛藺工藝獎,並以延續傳統、創新設計為最佳目的,希望把藺草編織發揚光大。」(天下雜誌記者群,2005)

    苗栗縣苑裡鎮立中正國民小學,在民國80 年代起,在學校設立藺草編織研習班及研習社,由校護郭玉雲女士指導。

    雖然如此有相關單位的努力,總算把藺草編織傳統文化流傳下來,也僅限於學校、社團、協會等在藝術及傳承兩塊領域發揮,但是能否成為生計的的產業將是一個大疑問。             

 

起源

鄭梅玉對於藺草沿革,認為是由浦式魯禮及生蚋希烏兩位平埔族婦女發現首創,比洪鴦早一百七十年,則詳述在其論文上相傳1727 年居住在台灣中西部海岸的大甲、苑裡附近,雙簝社平埔族婦女浦式魯禮及日南社婦女生蚋希烏,兩人在大安溪下游濕地,摘野生大甲藺,編成草蓆、籠子、背袋,一些日常用品,因為製成的器物堅實耐用,這種手工藝品便在「蕃社」流行起來。該地原住民部落的婦女紛紛仿效,這是台灣最早利用大甲藺草編織成草蓆的記載,1765 年時,雙簝社另一位平埔族婦女名叫「加流阿曼」,改良編製素材和方法,利用大甲藺草韌性,擷取晒乾後加工,編成更精緻美觀草蓆,大甲蓆之編織是利用析製的藺草編織而成的,比起用整根藺草編成的草蓆較細緻、柔軟,質地仍是強韌耐用,便於折疊攜帶,讓人們對它愛不釋手,廣受歡迎

    到了廿世紀大甲帽發明人洪鴦,發現藺草並以之編織草帽、草蓆,更發明很多種編織法,如此奇情終為日本人發現而要求他教授其他人編織,苗延威描述這一段典故如下:

1897年苑裡辦務署署長淺井元齡,日本岡山縣人,發現當地婦女洪鴦的藺草編蓆技術優異,時鴦十九歲,要她試編草帽,效果極佳,進一步要求她教授其他婦女編織草帽,其後更加商品化,推銷到日本」。「鴦為女性之發明家、生於苑裡·····民國十三年(1924),鴦年四十六歲,鑑及苑裡一帶,藺草叢生,溝渠河堵,到處繁茂,鴦即利用藺草,編織草帽、草蓆,發明各種編織法,傳授地方婦·······」。

郭玉雲也說清雍正五年(西元1727)平埔族婦人採取野生於大安溪下游沿海濕地之大甲藺草,試編蓆子和日常用品。這可以說是藺草編織用物最早的紀錄。後來族裡的婦人又將大甲藺草撕成細條,編製成更精緻、更美觀的草蓆,在當時藺草編織成為平埔族婦女普遍的技藝,後來為了掌握草源,乃將野生藺草移植水田中。當時入墾的漢人,稱這種蓆為「番仔蓆」,又發現原住民草編的用具,經久耐用,於是開始模仿,並且在編織方法上,加以變化,編上一些美麗的花紋或圖案,這些蓆子在當時成為當時大官富紳離台進京時,餽贈親友的最佳禮物

 

藺草探源

    藺草到底為何種草本,特色,特性如何,鄭梅玉說得甚為詳細,引述如下

大甲藺在(本草綱目)稱為「藨草」學名稱 Scirpus Triquter Linn Palla ,中名三角擬莞,古名三角蔥,大甲藺是農藝名,土名蓆草、大甲藺、大甲草,它的形狀呈三角形,莖長度約四到六尺,莖肉飽滿、結實、硬度軟硬適中,韌度強,因其性好水只繁殖於水田或沼澤地,在台灣主要生產地在大安溪下游的大甲及苑裡附近一帶,因收草時期不同,有春草、秋草和三冬草之分;春草莖粗長易斷裂,只適用在粗製品,價錢便宜;秋草莖短富彈性,適於高級品的編製,價格較貴;三冬草莖細短,僅適於編製小飾物。大甲藺草內部的氣孔及內部的細胞間腔較大且氣孔呈半開狀。具有吸濕效果且曬乾之後散發淡淡的野草香,歷久不衰,所以它最適於編製草蓆,以便利台灣亞熱帶氣候的人們,人們除了將它編成草蓆、草帽,亦將其拿來當手工藝品的材料

三角藺的學名叫Cyperus Tegetigormis Roxburgh ,在中國古代稱「茳芏」或「芏苡」,俗稱「鹹草」, 日本別稱它「七島藺」、「琉球藺」、「三角藺」或「豊後藺」, 我國古代稱三角藺為茳芏, 對「茳芏」有如下記述:「茳芏、莎草科,莎草屬,栽培於水田中,多年生草本,高至四、五尺,有地下莖,葉小,春月隨新葉抽莖,三菱形,梢頭分小梗,著以細花,苞短,秋月芟之,乾後裂而織蓆, 名見草本拾遺」。三角藺形狀亦呈三角形,高度比大甲藺高一些, 莖肉微凹,韌度強,但它沒有大甲藺的草香,柔韌度亦不及大甲藺,品質略遜於大甲藺,乾燥後可供編製草蓆;因其多野生於濱海含鹽的沼澤地帶,故台灣人常俗稱它為「鹹草」, 台灣各地所栽培的三角藺種類,除了上述品種之外, 北投地區另外尚有二種,一種是夏尾種, 一是花仔草

    燈心草在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 一書描述:「燈心草、生江南澤地、叢生、莖圓細而長直,人將為席。…時珍曰、此即龍鬚之類。但龍鬚緊小而瓤實。此草稍粗而瓤虛白。吳人栽蒔之,取瓤為燈柱,以草織蓆及蓑,他處野生者不為。」燈心草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生於山野的溼地,也有栽培水田中,高四、五尺,莖細圓而長,呈綠色, 如細線狀,有圓形橫斷面,其外形恰似葉,莖上側生花梗,各綴以小花,花小呈黃綠色,晒乾後品質較粗硬,可供製蓆和編籃子等物的原料,莖心稱為燈心,可供燈用。燈心草的品種依莖徑的粗細可分粗莖類、中莖類和細莖類三種

    包蓆草又稱蒲包草或果實龍當草,也是宿根性草本植物,屬莎草科,它的莖呈圓形,外形略與燈心草相似,莖長丈許,中空,頂部長出紅褐色,橢圓形花群。包蓆草原分布於大陸、錫蘭、印度和澳洲等地,大陸則以廣東三角洲產量最大,受到台灣需求量增大,便自大陸引進種苗,分配農會試種,效果不錯能自給自足。包蓆草分細莖種和粗莖種,細莖種多用來製作草蓆、茶和布匹的包裝袋, 粗莖種用於製作米、砂糖和食鹽的包裝袋

 

發展

鄭梅玉說:「在日本據台以前,藺草編織主要以草蓆為主。草帽的創始時間比草蓆晚得多」。確實約在廿世紀首由住在苑裡的中年農婦洪鴦,利用藺草仿製洋人的禮帽,經多次的改進後,終於編出了台灣的第一頂藺草帽,而且比原來的小禮帽更加美觀實用」。   

苗延威說「武昌起義,廣東軍政府成立於1911.11.月初,引起大陸各地剪斷滿清蓄髮如廈門、湖南、廣州、日本內地帽子製造業者訂單排到明年春天,台灣巴拿馬意有千載難逢商機」。如此洪鴦發明,經由日本官方單位列為發展經濟的一環,形成外銷迅速發展,終成為時代潮流產品,在歷史上輝煌。而在廿五年前的日本只有用麥杆製成的麥杆帽、及在美洲的巴拿馬帽等。苗延威敘述「日本岡山縣麥杆工藝,1872年岡山淺口市人河田谷五郎挪引外國草帽而製成麥杆帽;日本草帽文化與十九世紀舊金山淘金熱,美國鐵路建設,與巴拿馬運河開鑿時期,美洲工人階層習慣戴的草帽所使用的巴拿馬帽,原產地厄瓜多爾因巴拿馬為輸出集散地而得名」。到了20世紀初的世界概況,苗延葳也說 1900年代,草帽名稱一材料不同而又大甲帽、苑裡帽以藺草作成,淡水帽林投葉,棕櫚葉製成者未見其名,藺草較有彈力且可用得久」。

    藺草的貿易方面的發展以郭玉雲說法最具體深入 以下各段引自郭玉雲文章:明治三十四年(西元1901)大甲地區的地方士紳,招集婦女傳授技術編帽販賣,創立「元泰商行」,成為大甲第一家帽行。之後,為了促銷大甲帽於是在大正四年(西元1915)正式成立「大甲帽蓆同業組合」,全面負責帽蓆的產銷。1936年草帽外銷達於鼎盛,締造年銷一千六百多萬頂的佳績,佔台灣五大特產的第三位。但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帽蓆業因而產銷低迷,日漸沒落

    戰爭結束後,大陸市場取代原來的日本市場,帽蓆業因此進入了另一個黃金時代。但好景不常,民國三十八(1949)年政府播遷來台,兩岸關係緊張,貿易隨之中斷,失去海外市場的帽蓆業又陷入低迷

為了再造生機,民國四十四(1955)年,教育局明令全省各級中學改採藺草編織的童軍帽,此一政策使海線藺草編織業再現風光。之後,又逢日本景氣好轉,帽蓆銷售大增,參與帽蓆生產的人數急速增加,以此維生的人非常多

民國六十(1971)年因「帽蓆產銷合作社」涉及漏稅行為,且牽連許多帽蓆出口商,連帶拖垮許多對帽蓆產銷有貢獻的公司,經此巨大打擊,經營狀況一落千丈,雖然縣政府、鎮公所召開多次會議來挽救,仍無法恢復帽蓆業昔日的盛況風光

除了內銷之外,草編帽蓆更銷往日本、中國大陸及歐美等地區,其中以日本為主要的海外市場,因為大甲在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及交通運輸的便利性,所以大甲成為這個地區的帽蓆的集散地。因此這個集散地的特質,也塑造了大甲的城鎮性格,生活在其中的大甲人,自然練就了一身商業的好功夫,有魄力的氣度、開闊的心胸、靈活的手法及對於市場的敏銳度

 

產業形成

    郭玉雲說「當草編在日本時代成為一項產業並且商品化之後,就有專門從事編織的手工藝人、種草的農人及從事販賣的商人產生,這更符合了經濟上「比較利益原理」,因為經由分工、專業化再加上交換的過程,能獲取更多的利益,人民的福祉也將更為增進

在日本昭和時代,草編的商品受到更多的喜愛,廣大的需求量,讓販仔來到鄉間之後,爭先恐後地取貨、搶貨,深怕收不到貨品無功而返,而為了要收到貨,販仔清晨五點就來收貨甚至有的販仔會加價來得到他需要的貨,所以,也可說是肥了編織人的荷包。此盛況和今日相比不可同日而語,這更可說明了「供給與需求」之間的關係

    王鳳如說清代的苑裡,是平埔族道卡斯族喔灣麗社的居住地。到了漢人逐漸移墾入台灣之後,看見平埔族的藺草編織技術,也投入學習編織工作,相傳道光年間,苑裡北勢庄人,陳水之妻首先將藺草移植水田栽種,栽種出的藺草又稱之為苑裡藺。而這是當時進貢清朝官員的最佳禮品

   

結語

藺草變成產業可以福裕多人如產製者、種植者、使用者、甚至形成社會文化資產,例如日本榻榻米形成傳統,大家愛用必用。但是從文獻來看過去歷史,在我們這裡只能成為流行國內甚至國外,卻只有一陣子的光景,如童子軍帽終無能流傳下來,被外引改用船形帽替代。寄望能再形塑回來另一波的復古流行,  否則只能從下列幾個角度讓他維持僅有的速效,如傳承及藝術創作等。

1.傳承是指前輩們發心投入或者在政府指導下在學校,社區永續深耕使藺草產品透過教學相長,傳承下去。

2.藝術創作角度,每年或定期舉行創作競賽,讓藺草產品生命永遠傳承。  

3.個人或團隊製作藺草產品,交由特定地點展售,如文化館、藺草學會等,觀光客來時可以選購自家生產產品帽類、床用品類、蓆類、生活小禮品如鑰匙圈、錢包、名片夾、手機套、家用電器防塵燈照等等。

藺草產製作業的一些想法作業者現在是坐在地上工作床上編織非常辛苦,有否能1.透過製具加機台的結合,讓作業員坐著或站著在生產線旁編織,2.研發自動機器從中心點起編織核心部份,然後由人工做成形收尾,追求生產現代化,降低成本使成普遍價格供應,使大家更願意買來應用,以便創造就業之外 還能推動文化內化的動力。

 

文獻

大甲帽蓆之美,郭玉雲。

日治時期苑裡通霄地區藺草帽蓆產銷與當地社會變遷,王振勳。

苑裡藺草產業發展史,作者:李冠儀。黃璨妮。蔡佳妤。國立清水高中。高二13 班。指導老師:王鳳如老師。

頭頂上的摩登:日治時期的台灣帽子,苗延威,(政治大學社會系)1911 10.10.

藺草編織的製作與運用之研究,鄭梅玉,民98.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辛夷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